從奧運看台灣多元人才的困境

 

正當國內的大學指考放榜,出現了七點六九分可以上大學,與若干私立大學發生科系嚴重招生不足的窘境時,隔海對岸的北京奧運傳來陳葦綾與盧映琦兩位台灣舉重女將,突破重圍,摘下本屆奧運銅牌的殊榮,幾乎舉國同慶。陳、盧二位不僅替我國奧運締造佳績,也鼓舞了許多有志未來從事體育事業的年輕人。只是看看這兩位舉重選手的背後,可說道出了台灣發展多元人才的困境。這兩人不但是來自中南部地區的年輕女性,且都成長於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弱勢家庭中,可說自小環境相當困難。認識他們的人都承認:兩人銅牌的背後其實是無數血淚甚至身體健康換來的。其中的陳葦綾甚至道出希望破除一般人對運動員「頭腦簡單、四肢發達」的刻板印象,希望不斷自我充實。而盧映琦原本是不抱任何希望,盡其在我而已,沒想到真的激發潛力、進而獲獎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得獎公布後,無論陳家或盧家的家人都提出相望政府幫忙謀職,到學校教書,而非只擔任無固定薪資的教練工作﹗連陳、盧兩位的家屬都有替他們求職上的憂慮,那些面臨畢業及失業的大學生人來說,台灣人才的多元化還需要加把勁﹗

 

其實陳盧家人為二人將來出路問題而擔憂,正好說出國內體育人才培育的長久困境。如果連國立體與學院畢業、國手級選手陳葦綾,過去都只能找到國中代課教師一職,暫時過渡,那麼其他具有體育專長的年輕人的未來在哪裡?過去這些人往往進入學校擔任體育教師,但近年來一方面受少子化、學校缺額減少的影響,也加入流浪教師陣營,就業前景愈來愈不理想。另一方面雖然升學管道逐漸多元,但許多家長仍然重視升學、補習,使得過去考試領導教學、變成考試取代教學,學校中依然無法落實因材施教、尊重學生多元智慧的理想。尤其網路盛行之後,青少年從事運動、體能發展的比例正逐漸在減少中。於是學體育的出路更不被看好。尤其當整個社會依然講究排名、重視學歷,媒體報導更是經常只關注在一小部分成績好的學生身上。例如,當大家在關心七分上大學、與學校招不到學生時,有多少人注意四技、二專放榜時,有無出現缺額、問題如何解決?此外,有沒有人去關切目前十八歲的年齡層中,進入高等教育就讀的其實占剩不到一半(約十五萬上下)。而另一群不在正規教育中、早已經脫離學校的年輕人,最後都進了廚師、麵包師傅、農夫、水電工、公車司機、嬰兒褓姆、甚至黑道老大等行業。這些人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很少享用教育資源(因不升學)、學習中充滿了挫折感、也可能是父母、親戚、老師眼中的失敗者,可是他們長大後卻在負責了你我的食衣住行各方面,他們生活在我們的四周,也是社會上多元人才來源的最大宗﹗

 

        因此,從陳、盧二女的奮鬥過程與得獎的喜悅中,反省我國迄今依然無法突破幾千年的單一人才觀,這種考試至上、升學第一的人才觀,綁住了台灣發展多元人才的道路,犧牲了“物種多元”的豐富可能,不論是廣設高中大學、追求大學卓越、多元入學政策等,其實都落入單一的教育目標、課程設置和評鑑方法的人才架構思維。行行出狀元不能只是口號式的宣導,還要有具體尊眾多元人才政策相互搭配才能奏效。我們除了恭喜陳、盧兩位舉重國手在奧運中獲得佳績外,也希望政府與企業重視與鼓勵下一代人的多元發展,在教育上多重視體育等非傳統科目及領域,好好發展台灣的多元特色!

 

 

 

回其他發表 | 首頁